日前,住建部印发《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识别及施工安全作业指南(试行)》:

1.本指南适用于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施工单位职责

  • 施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景进行辨识和标识,编制施工方案,配置安全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履行作业审批。

  • 施工单位应将有限空间安全知识纳入房屋市政工程人员入场通识教育,内容涵盖有限空间常见场景、事故风险、作业原则、严禁盲目施救等基本安全要求。

  •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执行作业前审批制度,施工单位签发作业票,作业班组方可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 鼓励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策略,优先采用功能性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替代人工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搜索与救援。

3.施工作业。

  • 作业前,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且保持空气流通 30min 以上。

  •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佩戴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 经通风,气体检测结果仍不合格的,不得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确需作业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正压呼吸防护用品

4.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培训应采取岗前培训和定期轮训相结合。

  • 相关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

  • 持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的,每季度应开展轮训并考核合格。

  • 在施工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重新开展培训并考核合格。







广州新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5-2011  粤ICP备09007345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